close


「若非必要,我未來不會再回台投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日前這句話點出許多商界人士的心裡委曲,最近台灣在土城多益補習班比較板橋全民英檢補習班課程外交上再遭失利,兩岸關係陷入低潮,內政外交不順遂,郭董的話不免令人開始懷疑「台灣真的不行了嗎?」



郭董的話是他對政府行政效率的求全責備,並不意味台灣真的不適合投資了。事實上,台灣還是錢淹腳目,根據中央銀行最新統計,台灣國際投資部位淨資產排名是全球第5名,截至2016年底高達1兆1016億美元,台灣錢多多,但欠缺良好投資機會,國人紛紛赴海外投資,錢都淹到海外去了。台灣堅強的國際投資實力雖令人欣喜,尤其台灣只有2300萬人口,但投資實力僅比全球第2的中國大陸少6198億美元,但這數據也透露一個長期的隱憂─金融機構爛頭寸多,保險業者深受資金去化之苦。

台灣不缺資金,缺的是好的投資機會。尤其,1年期銀行定存利率只有1%左右,南投英語家教老師推薦1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約2%,若有殖利率上看3%的投資機會,勢必會吸引不少投資人的青睞。儘管台灣製造業必須外移覓尋海外生產基地和市場,但我也聽到市場有一些大型的金融創新案正在醞釀,有的投資規模上看百億元的規模。台灣金融產業的創新近10年來陷入停滯,從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人民幣專業語言學校 湖口TRF等事件,創新金融慘遭「祭旗」,例如,不動產證券化基金(REITs)過去10年來不僅沒有發行,有的REITs因不動產資本利得更誘人,原始投資人還申請停牌、清算。隨著台灣房地產價格觸頂,近2年來價格持續下探盤整,今年以來自住買盤回溫,不動產價格似有觸底跡象,不動產業者願意活化旗下不動產,透過證券化的發行與更多投資人分享投資機會,若商品設計的收益率可上看3%,將可讓飽受匯損之苦的壽險公司去化部分資金,也可讓更多資金留在台灣投資。透過金融創新,不動產業者可以活化資產、獲取融資,投資人可以在低利環境裡取得較高收益,金融業者和相關管理者可以在證券化的過程裡發揮金融創新,創造多贏的局面。兩岸關係牽動海內外的政經情勢,台灣有的企業可以靠金融創新或與金融機構良好互動,取得彈援度過寒冬,但也有不少企業坐困愁城,政府在必要的改革破壞後,更要有積極興利的舉措,如何協助企業走出困境,將是施政當務之急。(作者為白氏資產董事長)(中國時報)

淡水外籍英文家教推薦




920BBC48DECE464B
arrow
arrow

    margiemalh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